清明新坟添土的讲究
【本期文章导读】
清明新坟添土的讲究
清明节上新坟有什么讲究?
在清明节给新坟上坟也是会有一定的讲究和说法的。 从民间的传统习俗上来看,上新坟的时间是有规矩的,有些地区第一个年头是正月初一 ,第二个年头是正月初二 ,第三个年头是正月初三 。还有一部分地区的讲究是新坟不过社,为什么新坟不过社,据说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 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而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此时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才能悉数收取。 新坟不过社的意思介绍: 2021年新坟不过社是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九,星期日。新坟不过社指的是给新坟,也就是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亡故的人,扫墓要在春社前。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清明节添坟有什么讲究吗。2021年立春是2月3日,第一个戊日是2月9日戊子日,第二个戊日是2月19日戊戌日,第三个戊日是3月1日戊申日,第四个戊日是3月11日戊午日,第五个戊日是3月21日戊辰日清明节上新坟有啥讲究。
清明节上坟添土有什么讲究?
1、首先要注意添土的位置 清明节上坟添土一般都是在坟头的左边或者右边。一般左右就是棺木的摆放位置,棺头即为坟后,死者脚的方向即为正面,也就是立碑处新坟第一年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讲究。正面和后面不能取土添坟,头部和正面不能动土。动了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不宜在坟墓的西北方位取土,西北方象征着天,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墓主人的祖先,不能在此动土清明新坟添土的讲究。 2、添土的多少有讲究 添新土也有一定的讲究的,一般都是添三铁锨即可。而且必须撒在坟上,千万不能拍或是扣在坟上,拍或是扣是对先人逝者的大不敬,也是子孙对祖先们不孝的表现。 3、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添土 清明节与中元节、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强旺者喜克,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禄;衰弱者忌克,为衰而受克主病灾破败,会产生一定的负能量。从而老人、幼儿、病人、孕妇等体质弱者不宜参加添土。
给新坟添土有什么讲究?
1、新坟不满三年的不用培土 新坟就是刚刚埋葬的坟墓,三年内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煞气,故而不适合动土,在三年内可以不管清明节上坟有何讲究。 2、所添得的土不可掺杂粪便 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泥土必须干净,而且颜色最好避免淤泥土,黑色的或者红色的土,这些都会损坏后人运势。 3、取土最好在本月的天月二德方 这是两大吉利的方位,从这方取土犹如吸纳了祥瑞之气来填入先祖坟墓。
吊唁祭奠是什么意思
祭奠
1、出殡次日清早,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清明节上新坟有啥讲究。翼城一带,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清明节上坟添土有什么讲究吗。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如忻州河曲,亲友带上火锅、柏柴去坟地汇聚,祭奠后食毕而归。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清明节添坟有什么讲究吗。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2、“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清明节上新坟有啥讲究。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清明新坟添土的讲究。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3、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清明前后上坟有什么讲究。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山西的丧葬礼仪,近几十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 ,不仅涤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份 ,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吊丧改为追悼会 ,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4、活人对死人的一种仪式。
现在有一张方式是网上祭奠,能在网上进行祭拜,纪念。
网址是 千怀网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清明新坟添土的讲究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