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农历几月几日?
清明节,农历几月几日?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行清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的第15天,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在清明节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人们喜欢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清明节也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缅怀祖先,弘扬孝道亲情。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日期在公历上大致是固定的,而清明节期比较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清明节气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代历法中,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夏至后一百零五天,加起来恰好是三百六十天,于是便有了“清明”这个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也就是说,到清明时节,春天已经来临,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二、清明节日
清明节这一节日,充满了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春天的节日情趣。《岁时百问》中这样描述:“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三、清明节与二十四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第五个。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又据《历书》:“十五为第五第五日也。”再根据农历来计算,“十五”也就是公历**24节第5天**。“清明”具体时间是在冬至后的第106天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第五天为清明节。
四、清明节的传说
五、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其中一些包括扫墓祭祖、烧香摆供、添土圆坟等。这些活动表达了中国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尊重。除此之外,还有插柳、禁烟火、点艾香等户外活动。这些活动既清新了空气又增强了身体素质。在清明节期间,一些地方还举办了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如打球、斗鸡等比赛以及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