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本期文章导读】
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转贴经文也许会比较详细。
8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泄,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幺是接受?什幺是给予?什幺不是接受?什幺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对佛产生不恭敬的想法怎么办。反之,如果不以谩骂响应谩骂;动怒响应动怒;拳头响应拳头;争斗响应争斗;这就没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给予。」
「瞿昙!我听以前我们有德行的婆罗门长老说,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在面对别人的怒骂侮辱时,是不会生气,也不会动怒的对佛产生不恭敬的想法怎么办。而今,你生气动怒了吗?」
这时,佛陀回答说:
「瞋恚永断的人,还有什幺事会让他起瞋心的呢?
你应当了解:
善于自我调伏而正当生活者,是不会有瞋心的,
更何况是全然依于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脱者!
以瞋怒来响应瞋怒,这是恶劣的人、恶劣的事;
不以瞋怒响应瞋怒的人,
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
因为他不但明白对方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
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
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
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语。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的念头,
但恶人执着于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
狂奔的马,要靠缰绳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缰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缰绳控制马儿的人。」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
二、故事的发生地,《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作「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但考量憍萨罗国为雅利安人为主的城邦,婆罗门势力较大,对佛陀尊重度也许较差,发生婆罗门骂佛陀可能性较高,所以采用《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与《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所记载的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对佛产生不恭敬的想法怎么办。主角年轻婆罗门的名字,《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作年少宾耆迦;《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作摩纳卑嶷(依《佛光大辞典》第六○七四页,「摩纳」有特别指青年婆罗门的意思),《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作婆罗堕婆阇婆罗门对待佛教的正确态度。虽然人物、地点记载有些分歧,但故事主要内容,三部经的记载是一致的。
三、《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经文一开始,出现两位名叫婆罗堕婆阇的婆罗门,让人读来不知所以对佛产生不恭敬的想法怎么办。依其英译本的批注说明,骂佛陀的是弟弟婆罗堕婆阇,跟随佛陀出家的是哥哥婆罗堕婆阇,弟弟与哥哥都叫婆罗堕婆阇之故。
四、关于婆罗堕婆阇婆罗门,《杂阿含第一一五四经》还记录了另一个版本:经中说他不但对佛陀口出恶言,还动手抓起一把土,往佛陀身上撒去对待佛教的正确态度。但可能是他已经怒火攻心,头脑不清楚了,也没发觉自己是站在下风处,结果不但土没撒到佛陀,逆风一吹,还撒了自己一身,成了动怒者现世报的最佳写照,也与本则故事说的「反归自己」一样。
五、人一旦动怒,就难以冷静,往往因此而失去理智,把学来的佛法道理忘光光,结果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同时,一发起怒来,第一个身心受怒火煎迫的,必然是动怒者自己,真所谓「未得伤人先伤己」了对待佛教的正确态度。所以,动怒真的是一件划不来的傻事。
六、怎样才能不动怒呢?对我执、我见未断的人,要不动怒是非常难的。故事中佛陀举了「调伏」这个大原则。调伏的落实,就是对治错误心态与行为的实践,亦即将「过」与「不及」处,调整回来。当然,在调伏与对治之前,应当先建立「动怒是不对的」、「动怒不是我的佛法修学目标」之类的坚定信念——正见,否则,调伏与对治是无从激活的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不尊敬的要忍辱,对小人要布施.
太上曰: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甭理他
(好像不是佛教的啊,凑乎看吧,道教的也不错)
佛法化解小人的办法
事情肯定是有因缘的,既有现在这种果肯定之前种下这种因(可能是前生或更远).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他们来捣乱就是一种讨债的形式.你可以诵经念佛将功德回向给他们,作为还债.当然放生也可以,之所以无效可能是不够.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1、你说”但有很多小人来搞乱你”,说得不够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你自己好好想想,或许会悟出个原因的.对佛产生不恭敬的想法怎么办
因果,治安,民风,人的关系等等,都可能有些关系的.你好好想想吧.
真信佛会转运,风水是随心转的。
2、什么叫真信?真信,你对佛说的,自然深信不疑,佛教你做的,你会去做,佛告诉你不要做的,你自然不会去做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
烧香、添香油、出钱的事情等,只是形式,真正的是要以你的思想、言语、行为,是否符合佛的教诲为标准。
佛的教诲,最简单直观的,例如五戒十善,有没有做到?
3、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五戒十善100%做到,不烧香,也自然十方龙天善神保佑,三世诸佛护念。
4、五戒十善打一分折扣,就折损一分保佑和护念,而多一分邪神恶鬼的觊觎。
所以说佛法在心中。
另外量子物理也证明了这一说法,有兴趣可以看看。
5、这个量子物理的电影《我们懂个X》,这个电影用现代科学,解释一个人自己的思维,怎么影响这个人的周遭,所有的人事环境,和物理环境,乃至于影响自己的命运。这就是2500年前佛说的,万法由心。
量子物理电影《我们懂个X》2004(亦名:【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英文原名:What bleep do we know)
上://view//
6、下://view//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上://view//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中://view//
7、《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下://view//
好了,关于对佛有不尊敬的想法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