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龙海除夕习俗

huoguang2025-04-01 03:57605 阅读100 赞

龙海民俗风情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祭灶节”,是对灶神的尊敬,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平安、吉祥的期盼。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小月二十九日夜为“除夕”,俗称“过年”。全家团圆,祭祖先,祀神袛,谓之“辞岁”。傍晚,盛备美酒佳馔,案下置炉火,合家拥炉欢饮,称为“围炉”。宴后,燃放鞭炮,焚烧旧。

漳州龙海除夕习俗

漳州人互赠水仙花贺春的传说

漳州人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 新春佳节前夕,漳州人有着互赠水仙花以庆贺新春的传统。这一习俗象征着向亲朋好友传递新春的祝福,祝愿他们新春吉祥如意,一切顺遂如水仙花般盛开。关于这一习俗,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龙海九湖蔡坂村有一位在河南汲县为官的族人张光惠。

漳州龙海除夕习俗

漳州的节日习俗

8,冬至: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旧称祭灶日。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个司灶的“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上。

漳州龙海除夕习俗

闽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在漳州,二月二有独特的习俗,就是用米烧供奉灶神。米烧是漳州龙海石码的传统小吃,外形像月牙。它的外皮是用米浆制作的,里面包裹着红萝卜、高丽菜、笋、豆腐等馅料。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食用时添加番茄酱或甜辣酱,口感软糯香甜,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农历二月初二,也被称为青龙节或龙抬头,是。

漳州有哪些民俗?

冬至: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旧称祭灶日。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个司灶的“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上汇报。

漳州传统民俗有哪些?

此外,在旧社会芗城还有个讨债的特殊习俗,通常欠债要于过年前还清,除夕之夜便是当年结账还债的最后期限。因此,财主是夜分派伙计,手提灯笼四出收账讨债。而这天晚上的城隍庙( 今延安南路与修文东路交会处)按例公演戏曲,并依习俗在演戏、看戏期间,不许盘索债务,给一些无钱还债的人有个躲债的场所。故除夕之夜城隍庙演。

漳州是不是有个习俗叫挂香的?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正月初二:祭财神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闽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米烧

家乡过年的习俗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种花送花贺新春”漳州过年风俗 岁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其寓意是向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万事如水仙花盛开。 说起这一习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龙海九湖蔡坂村有个在河南汲县龉俚淖。

福建人过春节时干什么?

关于《放眼天下》的文章《福建人春节习俗习惯》正文开始>> 春节古称“元旦”,指新的一年开始。又叫“年节”,俗称“年”。 春节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从时间上说,春节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间活动主要是开正、祭祀、拜年、游乐等。 1.开正 指除夕午夜后子时到卯时之间,择一良辰,开启大门,同。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