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

huoguang2024-06-18 01:18227 阅读9 赞

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案】: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

中医基础: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

1.相生关系的影响在临床上,五脏发生病变时,可以发生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指疾病由母脏传于子脏,如先有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肾阴虚,又叫“水不涵木”,就是“母病及子”的表现。子病犯母,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如先有心血不足,累。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

试论五行学说在说明五脏病传方面的应用。

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病理变化时可以概括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所谓“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到子脏的过程,如脾肺为母子关系,若脾病及肺就属“母病及子”;所谓“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从子脏传到母脏的过程,如肺病波及于脾即是。用相克理论说明疾病的病理传变时可概括为“相。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

如何运用五行生克理论阐述五脏之间生理联系?(有关中医的问题)

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

2006

【答案】:B 本题旨在考查对五行学说在说明脏病变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中的应用。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均可用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来予以说明,并能分析其病变传变时的病情深浅轻重。题干原文出自《难经?经释》,是指“子病犯母”的疾病传变,病情较为深重, 此为相生传变的反传,故正确。

中医讲的五行原理都有什么?求解!

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医将人体与五行相对应,如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等。水生木,所以肾为肝母。等等自己慢慢推吧。中医很有趣!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b523b73b87c24028915fc3ad.html 。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 )。

中医学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它们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

我想知道关于中华传统中医五行的资料!大家帮帮忙了!

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关于疾病的传变: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或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病理上的传变主要是应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以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来说明脏腑间疾病相互影响的传变规律。 (1)母子关系传变:即根据相生关系进行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中国古代的五行关系?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