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风涡度随纬度增加

huoguang2025-02-10 00:01461 阅读66 赞

天气学原理——西风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槽脊系统呢?对于平直的西风,当遇到地形扰动时,西风会产生绕流。假设西风向南绕流,东南方向的气流在南行过程中,地转涡度(ω)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由于位涡守恒,气压、体积和气柱高度保持不变,相对涡度(γ)增加,使得气流逐渐逆时针旋转。然而,相对涡度的增加并非无限制。

地转风涡度随纬度增加

天气学原理——西风带

当西风向南绕流时,地转涡度会因纬度的减小而减小,导致相对涡度增大,气体逐渐逆时针旋转。但这个过程并非无限,因为北部和南部气体受到的地转偏向力相互抵消,而北部地转涡度更大,产生的科氏力更大,使得气体在向南运动的同时受到向北的合力,产生类似正弦波状的流线。定量分析时,将西风分为基本量和微。

地转风涡度随纬度增加

赤道为什么没有台风?

2. 通常情况下,台风需要在距离赤道至少5个纬度的区域形成,因为那里科里奥利力足以支持气旋性涡旋的发展。对于给定的气流汇聚,离赤道越远,涡度的增加率越高,有利于台风的形成。3. 尽管西北太平洋偶尔会有台风在3°N附近形成,但赤道附近3个纬度以内几乎不会出现台风。这是由于科里奥利力接近零,导致。

地转风涡度随纬度增加

赤道为什么没有台风?

地转参数的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对给定的辐合值,涡度随时间的变化正比于绝对涡度的大小。在赤道上f=0,如果扰动的相对涡度也为零,则无论辐否有多大,扰动的涡度也不会增加。在离开赤道一定纬度的地区f≠0,辐合能引起涡度的增大,并且对相同的辐合,离开赤道越远涡度的产生率越高。因此。

地转风的分布规律

地转风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地转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地转风速度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越密(疏)地转风风速越大(小)。地转风风速还与地球纬度成反比。在中高纬地区,高空的实际风十分接近地转风,风压关系大体遵循上述地转风原理,这是中高纬地区在。

什么叫双台风效应?

若有一质点位于气旋式风场中,必会为风场带动,移动路径将为气旋式旋转。两个台风即因受到彼此风场影响,会呈气旋式互绕。实际大气的大尺度背景风场,远比单纯双台风交互作用时复杂,再加上水潜热释放以及地球旋转的科里奥利力(科氏力)随纬度增加,因此两个台风除了互绕外,还可能产生合并、分离、拉伸等。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在不考虑摩擦作用并忽略倾斜项的等压面坐标系中,涡度方程如下:𝜁代表涡度,f代表地转偏向力参数,与纬度相关。该方程说明,对于给定的辐合值,涡度的变化正比于绝对涡度的大小。在赤道上f=0,如果扰动的相对涡度也为零,无论辐合有多大,扰动的涡度都不会增加。在距离赤道一定纬度的地区f。

温带气旋是如何形成的

随着气旋涡度的增加,在地面上形成了气旋性环流中心,并触发了1000hPa面上的地转风对1000至500hPa厚度的平流作用。在气旋东部发生暖平流,而在西部则出现冷平流。锋面冷区一侧的平流最为强烈。在仅由涡度平流作用的情况下,辐合和辐散以及垂直运动场呈现偶极子分布,上升运动和低层辐合主要发生在地面低压。

涡度方程的物理意义

第二部分,即右端第二项 ,为地转涡度平流。物理意义为:地转涡度分布不均匀和大气水平运动所引起的局地涡度变化。当吹南风时,气块的 必减小,因而造成局地相对涡度减小;反之,当吹北风时,必造成局地相对涡度增加。第三部分,即右端第三项 ,为垂直涡度输送。物理意义为:当相对涡度随。

热门排行